|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×
本人借鑒其他論壇 來給大家分享下 并非本人著作 <br />
* O9 ]; f7 h" y# W( w; Rug和mastercam功能比較、技巧<br />5 L6 p1 h$ O( B+ l: U
mastercam, 技巧, 功能<br />4 I# L( v! ?3 H, a0 ^
一、2d銑削 <br />
, A" D9 @/ E4 S, S0 A mastercam編程的特色是快捷、方便。這一特色體現在2d刀路上尤為突出。 <br />
s* Z. _$ u0 h s4 J/ V1 G$ l5 G 1、mastercam的串聯非常快捷,只要你抽出的曲線是連續的。若不連續,也非常容易檢查出來哪里有斷點。一個簡單的方法是:用分析命令,將公差設為最少,為0.00005,然后去選擇看似連續的曲線,通不過的地方就是有問題的。可用曲線融接的方法迅速搞定。 <br />, _# A, q, j5 F0 w( o. b
總之,在mastercam中,只要先將加工零件的輪廓邊現、臺階線、孔、槽位線等等,全部搞定,接下來的cam操作就很方便了。 <br />
7 a% j& s# R! Z1 @ 2、由于mastercam的2d串聯方便快速,所以不論你一次性加工的工件含有多少輪廓線,總是很容易的全部選取下來。一個特大的好處是:串聯的起始處便是進刀圓?。ㄍǔRO定進刀弧)所在處。這一點,至少是ug目前的任何版本望塵莫及的。 <br />
: ^) S! d! Q9 d/ }5 l$ } 3、流道或多曲線加工時,往往有許多的曲線要選取,由于不需要偏置刀半徑,在mastercam中,可以用框選法一次選取。而在ug中,則要一條一條的選取,可以想象這個工作有多么繁雜! <br />5 ~; g" v2 l( x, e `$ y
ug的2d加工的不便之處: <br />/ I X. B7 n3 O$ Y$ x3 N
雖然我很喜歡ug,但如果我說,ug的2d銑削功能與mastercam不相伯仲,那一定是言不由衷的話。 <br />- }# h4 h2 W Z
1、不能像mastercam那樣,一次性串聯選取多個輪廓,而是必須選取一個線串后,點擊“選取下一邊界”,才可以繼續選取。并且,若是開放與封閉的線串雜在一起,則每次都要設定;還有,刀半徑偏置的也要特別注意,一不留神,沒準方向就反了。不像mastercam,串聯開始的左邊便是刀具偏置的方向。 <br />2 d4 o' _" a) p+ B Z
2、流道或多曲線加工時,往往有許多的曲線要選取,在ug中,要一條一條的選取,可以想象這個工作有多么繁雜!而mastercam可以輕松搞定! <br />
2 i0 D' u6 Q7 b) f9 v) o5 L 3、2d銑的進刀弧的位置。 <br />0 f& r8 ]+ \' R, A
這是很重要的。在ug中,需要一個輪廓一個輪廓的設定進刀點的位置。需要注意的是:在ug的”planarprofile“中,根本就沒有設定這一參數的地方,你沒辦法定義進刀點!當然,這個問題可以在toolpath中的customizedialog中調用出來。或者修改樣板檔,就不用以后每次都修改設置了。若不知道如何調用,可選擇planarmill的操作,在cutmethod中,選profile的走刀方式。 <br />! }* O C5 F3 r$ k
二、3d曲面挖槽: <br />
" e- o, K1 [. w6 [1 `0 f( _ J mastercam的開粗 <br />
U: \. ?% i5 {4 P- ~1 A" b 1、鑼銅公或公模,最好不要在工件里面下刀。mastercam可以方便的選取一個點作為每次的下刀點,當然這個點在工件外,但也不要偏離工件太遠。mastercam的這一功能設計得非常好,提刀少,效率高,且基本上可以保證下刀點在同一點,加工比較安全。 <br />+ e# G2 D, n' ^, V+ s; r
2、若用此方式鑼型腔,或銅公的低洼處,螺旋下刀很重要,螺旋下刀角度盡可能少點。銅料3到5度適宜,鋼料不要超過5度,我以為最好2度。加工起來比較平穩,沒什么大的噪音。 <br />
3 x6 |4 a( {3 Y) g# F8 z' p5 | @ 3、一個重要的設定:ifallentryattemptsfail 請選擇skip。否則,銑到底部不能螺旋或斜線下刀時,就會直插下來。幾年來我的好幾個同事在鑼型腔鑼到底部的時候,機床常常發出尖銳的插刀聲音。顯然原因出在這里。 <br />3 c1 @7 }0 q8 P; Q
4、一個絕招:曲面挖槽時,在螺旋下刀參數欄中,將“followboundary”打上勾。這個功能也許用到的人不多。可作用卻是大大的好。它可以令刀具下到工件的最深處,且環繞式下刀,而不是直插!不過也要防止踩刀。<br />
' M1 H) v# D9 Z; j ug的挖槽開粗: <br />9 ?8 C, }: U. d; V$ b# Y" \
1、即cavitymill。很多人都反映ug的開粗加工,抬刀太多。平心而論,ug的抬刀確實比mastercam多得多,用慣mastercam的人,可能很不習慣ug的不厭其煩的反復抬刀。實在講,跳刀多至多影響效率和質量,如果因為不安全的抬刀而導致撞刀,損壞工件,甚至傷到機床,那才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! <br />% z( ^! _: N2 u8 w
2、ug的粗加工的減少抬刀的方法:在cutmethod中,選取followperiphery。在cutting中的cutdirection中,選取inward.將islandcleanup打勾。 <br />3 {( ~2 x1 i% S: S( ^: p( k- e3 k
?。?、抬刀頻繁,效率更高:另一種相近的方法,即是通常說的抬刀多的那種:followpart.這種刀路其實也是蠻好的,雖然抬刀多,但只要機床的快速移動的按鍵是打上的話,并不影響什么效率。反而這種走法,效率更高。不信的話,細心的朋友可以去比較一下兩者的刀路顯示,再比較一下兩者所產生的nc程式的大小就知道了。 <br />5 o* C5 I4 H* }+ C& z, r/ Y5 D# l
?。?、如何不撞機:由于機器的不同,雖然同樣的設置,有的人從不因橫越而撞機,而有的機器則屢試不爽。一個確保安全、萬無一失、絕對有效的方法即是:設置transfermethod(即橫越方式)為:clearanceplane(安全平面)。 <br />/ H. P3 X8 |0 V* ?5 @% c, S" K. t; v
三、3D流道的加工: <br />: |+ t8 G# K. Y. k" h2 X; Z
注意是3d而不是2d;是坡度較大的3d而不是較平坦的3d。 <br />
1 b: ?* l) P# F7 r, q7 k5 ]- R ?。?、在mastercam中,如果是加工較平坦的3d面的流道,運用3d曲線加工的功能最好。但如果破度較大,或者像波浪形一樣。便要用投影加工的方法,將3d流道的中心線投影到面上。然后分許多次負補正的往下加工到球刀刀半徑的深度。不可圖簡單用transform的方法往下偏移。至于為何,仔細想一想就會知道了。 <br />
% B$ @# o7 O. f& Z7 c% Z! A7 ?2 F ?。?、ug銑3d流道有幾種方法?;旧虾蚼astercam相同。也是用投影加工中的curve/point或boundary的方法,兩者的原理是一樣的。但ug一個程式就可以做出來。如果選擇boundary,走刀方式應是forfile。否則刀路生不出來。 <br />
7 X8 n+ p, w* r; { 四、關于平行銑削: <br />
6 i: R5 Y! b2 C" t9 I 不管是mastercam還是ug,這種加工方式的使用率最高。但共同的缺點是:有一邊陡峭的地方會銑得不好。 <br />/ q& {- |0 }6 K. U
?。薄astercam中有一個絕好的走刀方式,是曲面精加工中的scallop。mastercam中的此刀路非常好用,有人反映說計算費時。但如果誤差設為一個絲,計算速度也不慢,加工出來的效果已經很好了。我比較過,公差一絲和半絲鑼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差不多。 <br />- B3 D/ b, p3 v+ c& ?7 J6 N
2、ug也有這一功能,是areamilling中followperiphery、onpart的走刀方式。但在ug中,此法后處理出來的nc非常大,以至在一些機床上的加工速度跟不上nc程式里的f值,驟快驟慢,對機床和工件都不好。除非是中加工,公差可以設得大沒有問題,但精加工就似乎不太行了。所以,這一功能理論上雖好,但對一些機器來說,相當于雞肋! <br />9 J! N9 c6 r% W( q
五、關于清角: <br />+ d6 \: }" C% {1 Z
1、mastercam的清角比ug計算稍微慢些。 <br />! }/ ]0 C) O s( r. W& ~6 J. ?9 r
?。?、但ug的清角,如果是曲面不太好,或選用的刀支不合理,很容易過切!我說的是曲面加工中的清角。 <br />
, _! m) P8 o G1 Z6 g; H: f9 Y ?。?、不論是用mastercam還是ug,清角一定要用從外向內(即角落)的方式。這在mastercam里是預設好的,在ug里需要自己去選取。 <br />
" P4 R! s1 h( i2 r 六、關于平刀補正的問題: <br />
q' r" S* x) ?* k. g% d 銑曲面時,mastercam(據說x版本的可以,但我沒試過)和ug都不能將平刀作負值補正。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編程時,將刀的實際大小減去單邊負補正量*2。有人說給刀加個r角就可以負補正。這真是沒有好好去研究才這樣說和做的。 <br />" c4 O; ]' |0 D9 Z
加r角不是不可以,但要看情況,如果斜度不大的面,可以這樣做,加個盡可能小的r角;但如果是斜度較大的面,如果還用此法,則實際加工出來的尺寸與預計的尺寸會小太多,r角設得越大,則誤差越大。粗公小一點還無所謂,若是后模,只怕不太好。 <br />
3 q( b w) D: _+ d9 I' Z/ r 七、關于轉數問題: <br />& Y! x" ^, {% g+ t( O
用小的刀,當然轉數要高。但也不是一定給得相當的高才行,直讓機床呼啦啦轉得喘不過氣來一般。各位能想象得到不?我用普通的機床,用自己磨的0.1的刀,能加工長、寬不到2mm的鋼印浮凸字模,轉數才4000轉!進給率也不低,十六個凸字模只用一個小時。快不?一般人大概以為要幾萬轉、一定要雕刻機才行吧?搞cnc編程的,好多方法要自己去發現,不要因襲別人的、流傳的方法,而變得畏手畏腳,不敢去開創新的方法。 <br />
- U* Q5 {* N+ H7 {8 `1 ?' N2 x/ v 八、后處理: <br /># x0 M* l/ ^" ?% P
mastercam的確是大眾化的軟件,所以它的使用覆蓋面極為廣。早些年,cnc編程業如*中天的時候,有幾個人不是用mastercam?mastercam編程快捷,后處理出來的nc程式也十分安全,值得放心使用。我搞cnc編程用過三種不同的機床,從沒有一種機床因為mastercam的后處理而發生過任何問題。除了特種機型的加工中心,一般的電腦鑼都能暢通無礙的讀取mastercam產生出來的nc程式!初學者一般不用為后處理而頭痛。這一點非常令人稱嘆! <br />% W1 P ?* k3 E
ug在這一點上就顯得極不親切,似乎姿態擺得很高,不是那么平易近人。一般的初學者,即使你會在電腦上走一些簡單的刀路了,但你的nc程式,要是在機床上去運行,十有八九有問題!除非你有別人提供的好的后處理文件。 <br />4 |9 w; r+ ~8 s$ Z$ n; I
ug后處理通常出現的問題: <br />% Q7 m0 m* J0 d% }
一、加工出來的曲面不漂亮的問題。 <br />& a7 G! D9 o4 q* E* ]" p- n
二、出現不正常圓弧的問題(偶爾出現,ug本身并不知道。) <br />$ S1 c5 n) q( }7 X/ w7 G4 `
三、走圓弧機床報警的問題 <br />
r3 z, r* a: g. T) R2 d. k& F 四、加工曲面時出現刨銑、過切的問題。 <br />
$ V( m) N# g' I M, M 等等。 <br />
1 a2 \( I& l/ D& H& d/ w& z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,ug的后處理雖然沒有mastercam那樣的親和力,但它就像一位高貴的、外冷內熱的、喜愛擺酷的婦人一樣。除非你有本事征服她,否則你永遠別奢望步入她的堂奧;只有你發誓破釜沉舟都要駕馭她,她才會對你俯首聽命,唯你是從。等到你會修改后處理了,你會發現這位貴婦人不再那么神秘,她十分的聽你的話。你希望什么,她就會給予你什么!初學ug編程的同仁們,不要被ug的后處理而嚇得躊躇不前 <br /> O0 W; M% C( ?" w
|
|